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毕业论文 >

自考服装艺术设计毕业论文:舞蹈编导服装设计研究

2021-11-15 10:06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导读】本篇是一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自考论文,希望考生能够从中得到写作论文的灵感与方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考生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

舞蹈编导服装设计研究

摘要:作为一名舞蹈编导,不仅需要懂得编舞,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舞台美术等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文章从舞蹈服装设计的角度,借几部公演的舞蹈剧目《甘工鸟》《蝴蝶妈妈》等案例进行阐述,通过对服装和作品的分析,研究舞蹈服装设计背后的意义,探究舞蹈服装设计和舞蹈剧目表演与创作之间的关系。今天的舞蹈服饰影响着舞蹈行业的发展,它不仅对舞蹈艺术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影响着当代群众对艺术的审美态度。

关键词:剧目创作;舞蹈服装;舞台呈现

在舞蹈表演中,一个完美的舞剧演出势必关系着舞蹈服装的运用,只有将成熟的舞蹈动作和与其相关的服饰相配合,它们才会相互影响达到完美的效果。笔者作为一名民族舞剧编导,每次在创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将演出服装的构思融入创作中,这不仅仅是一名服装设计应该行使的职责和权力,同样是舞剧导演应该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好的舞剧编导,它必然是将文学、音乐、服装、美术等知识融入自己的脑海,在创作的时候将这些综合元素进行使用,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就会充满灵魂,也能够让观众融入脑海,成为舞台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时代发展的面前,人们对于视觉审美的要求日新月异,对于舞蹈编导的作品创作质量也越来越高,促使舞蹈艺术中的灯光、服饰、舞台装置等也变得千变万化。对于在舞台上的舞蹈剧目而言,好的服装设计能为其呈现增添人物、情景说服力,为整个剧目锦上添花的同时促使了舞蹈服装设计行业的开发与发展。本文主要从舞蹈服装的角度剖析舞蹈服装与剧目之间存在的关系,探寻出更多有益于舞蹈服装设计的理论作为日后研究的参考。

一、舞蹈服装对剧目塑造的重要性

在大部分的舞蹈剧目中,舞蹈编导会在心里构建属于自我的人物角色,人物角色一旦在脑中成型,其整体的形象也随之而来。也就是说在人物角色诞生时,其剧目的服装设计,编导自身已有了一定的追求与目标。编导可以通过服装,把心中所想转化为具体形象表现具体化。再者,编导也能从服装设计中找到灵感所在,让整个剧目通过服装更显自身的想法与立意,让剧中人物完整立体的彰显。此外,舞蹈服装设计的创新会给舞蹈剧目的表演带来发展,例如在古典舞的服装设计中,长期的剧目呈现已具备了服装设计基本的式样。而进入当代,服装行业的更新以及观众审美的不断更迭,许多编导会将当代元素与古典舞剧目相融合,更体现了编导的时代性与传统感。在由笔者创作的民族舞剧《甘工鸟》中,笔者将充满浪漫的意境元素与当代审美相结合,更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剧目的主题与立意。为了体现出所塑人物的洒脱气质与人物之间的高洁意境,将适合角色的轮廓造型特点因素合理运用制作工艺,弹性面料与真丝面料相结合,使服装的整体看起来更加生动,更显角色人物的情感气质。在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对于角色的把握首先来自编导对角色的定义,其次在心中构建属于剧目本身的心理角色,通过服装使演员迅速找到自己的定位以及理解角色以及编导的情感,使其与心理角色重合,从而达到对角色的真实把握。此外,舞蹈服装对于观众来说,舞台服装来源于人对于生活服装的把握。在观众的鉴赏过程当中,人们对于生活服装的熟悉有利于进入演员的角色定位。同时舞蹈服装的准确能为观众带来完整的视觉感受,尤其进入当代,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为舞台的整体表现提供了全新的契机。其能更好地抓住观众的鉴赏心里,令观众眼前一亮。笔者认为,从创作者的角度来说,好的舞蹈服装会依据人物的情感转变而产生变化,让观者能够从中获取相关剧目信息。而在中国的舞蹈小剧目的时长限制,在舞蹈服装上基本无太大的变化。因此在舞蹈艺术中就更突出了服装对于一个人的综合体现。例如在舞剧《蝴蝶妈妈》中,笔者创作的形象是其心中本就有的,围绕一个人内心的独白与阐释,以生活服装为基本样式,服装色彩主要以冷色调为主,更凸显当代人的心理映射。舞蹈服装也能够升华意境,有助于表达剧本的核心。在很多剧目中可以看到服装与道具的联合使用,道具的增加与减置能推进人物的心理表达与剧目的整体意境。因此,服装在舞蹈表演中,有助于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笔者之所以看重《蝴蝶妈妈》这个舞剧题材,是因为它就是从苗族古歌传承下来的神话故事,它记载了苗族祖先的乐观的心态,不仅如此,《蝴蝶妈妈》还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蕴含其中。它的神话色彩感染着人,它里面的精神品质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如此,整部舞剧中的服装采用材料的特征与制作工艺,都通过点、线、面、体、肌理、材质、色彩等进行处理,在舞台上塑造出了一个以舞者和服装材料合二为一的舞蹈剧目。在舞蹈艺术中,其本身更多偏向平面视觉审美,服装自然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成功的舞蹈服装设计更是为舞蹈舞台呈现增添了更多的新意。比如在民族舞蹈剧目《曼珠华沙》中,编导将传统的傣族舞服与新时代的审美相结合,运用红色与黑色,将舞蹈中的热烈而神秘表达出来。同时在服装材质上,运用弹性面料,在造型上体现了女性婀娜多姿的独特韵味。舞者在剧目中的头饰运用弹力薄纱及粘丝做出近似彼岸花的造型,更是为整个服装的整体表现增添了引人遐想的空间。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样成功的服饰才能让整个剧目在舞台上让观众记住。

二、现代舞蹈服装设计思路与剧目的吻合

在舞台服装设计的色彩选择中,有必要使角色形象的情感和个性特征最大化。合理的色彩选择有助于反映舞台人物的内在活动,使舞台人物更加立体,生动,并使舞台观众更准确地理解舞台人物的情感和情节的发展。例如,红色很容易引起舞台观众的注意,并会提醒观众一些强烈的情绪偏差,例如太阳,鲜血和火焰。黄色具有适度的波长和非常明亮的色彩,因此黄色可以给人明亮而愉悦的感觉,同时,它还可以使观众联想到一系列的不良情绪;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象征着和平、丰富、完整的希望,会让舞台观众感受到温馨舒适;蓝色作为阴冷的色调,它在舞台上能够使人瞬间进入到安静,例如会联想到大海,联想到黑夜等。紫色是波长最短的可见光,人类对紫色光分辨是最弱的,如果舞台服装设计出现大面积紫色搭配,可能会使得舞台观众出现眼睛疲劳的现象,与此同时,色彩暗淡的紫色也可以营造出一种凄凉、痛苦和悲伤的氛围;笔者在创作少数民族舞剧的时候,而它们自身的民族服饰就是偏黑色的基调,这与他们的传说和信仰有关,而黑色往往会给观众带来正反两个感受,而都是极端的效果,如果舞台上的黑色用的巧妙,那么它呈现出的效果也会因此大放异彩,让人感受到色彩带来的奇妙之处。众所周知,黑色服装有耐脏的功能,黑色与任何颜色相搭配,都会着重的衬托其他颜色,起到辅助的效果,而黑色与白色相配则可以称之为经典配色。因此,舞蹈编导在运用黑色时,一定要与服装设计师沟通,让他们斟酌其用量,由此达到最佳效果。由于笔者创作的舞剧类型为民族舞剧居多,因此大部门舞剧的服饰一般就是使用黑色和红色的多,例如在《蝴蝶妈妈》的时候,整体颜色根据民族的特色,使用黑色的偏多。在《大象•一念》中的时候,主演宋洁的红色衣裳也让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舞蹈服装作为舞蹈形式美的重要组成,根据舞蹈表现方法上的虚拟、夸张、抒情以及典型化的特点,因此在服装款式上要给予变化或强调,使之达到与舞蹈表演协调,从而提高其审美价值。此外,舞蹈服装款式还应与剧目人物形象贴合,塑造人物性格。如剧目《墨兰谣》的服装,其上身采用两种设计,一侧是贴身渐变,模拟墨兰的本体形象。而另一侧采用宽松的设计,在舞动过程中罗衣从风,展现墨兰清雅高洁的内在品质。其下身服装采用裙装款式,以便于舞者动作的进行和展现。既适应中国古典舞大开大合的运动特点的同时在行云流水的运动过程中展现了飘逸洒脱的人物形象。另一方面,舞蹈服装款式常常为舞蹈剧目种类的标识,为情节发展提供背景。如西方古典芭蕾的标志性的裙子、中国古典舞常用飘逸的广袖裙式。特别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其舞蹈服装款式富有地域文化特色,使观众一看便知其舞蹈背景。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在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舞蹈服装款式在保持与舞蹈人物形象和剧目情境相适应的同时,也需要满足观众审美的时代性。一些舞蹈服装款式贴近现代服饰审美,与舞蹈动作配合在舞台上呈现,能使舞蹈剧目贴合现代审美,实现视觉艺术与人体艺术的完美衔接。

三、舞蹈编导眼中的独特思考

舞蹈艺术作为肢体艺术,对服装的要求自然比其他艺术的服装要求材质要求更高。在音乐剧等艺术等,服装多以生活服装为原型,所以对材质的要求大致与生活服装相似,符合人物形象是其最重要的一点。而在舞蹈艺术中,服装必须满足舞者的身体活动幅度,即使是在表现当代人心理的剧目中,舞蹈服装的设计仍然要契合这一点。所以在舞蹈舞台服装设计上多使用丝型织物或者棉型织物。比如在舞蹈剧目《守灯人》中,编导运用弹力垂感较好的面料,便于舞者在舞蹈过程中,能不被服装的活动空间所拘束。在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渔光曲片段里,为了契合人物的形象同时顾及舞者的肢体活动,旗袍的设计就需要编导与服装设计者进行不断的沟通,例如将旗袍的开衩放得更短,并且为了避免舞者的尴尬,在裤子的设计上仍然运用了弹力布料,既避免了舞者的心理尴尬,同时也将舞者的肢体活动范围放大化。如果从民族舞蹈服饰的角度看,现在的服装设计会将民族元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拆解和重构,将民族原生态粗朴的风格加以美化,风格性加以强化,传统的民族舞蹈服饰也因此被“现代化”。“在傣族舞蹈剧目《曼珠沙华》中,编导依据傣族本身的服饰特点进行加工改造,遵循傣族服饰中对窄袖短衣和筒裙的要求,表现出傣族女性的优美、轻柔、亮丽、淡雅。同时又未局限于原本的粗朴造型,在服装质感与肌理上更突出艺术的审美要求,并且将傣族服饰的下摆裙的裙边放大,将民族服装的原始性与艺术的审美高要相结合”。

四、结语

在服装行业以及舞台艺术的发展中,舞台服装设计逐渐成为舞台艺术的重点,围绕时代审美与传统审美的交叉点,对舞台服装的不断改进与创新,这也为舞台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形式表现。一个真正成功的编导会利用服装设计的亮点对剧目的角色人物、情节塑造以及整体展现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控。舞台服装设计的成功同样会给演员建立准确的人物外形与心理定位,从观众的观赏角度而言,舞台服装的色彩、款式等的创新会为观众带来完整的视觉感受,尤其进入当代,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为舞台的整体表现提供了全新的契机。进入现代,现代服装设计的思路与舞蹈的新时代变化相吻合,从不同的角度对舞蹈表现进行深层次的表现。运用新时代观众的观赏心理与审美需求,在传承中发展与创新。与此同时,舞蹈人必须考虑到舞蹈艺术对于舞台服装的独特需求与思考,比如在布料上的特殊以及在民族属性等重点中的思考。尤其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中,顾及舞者肢体运动的同时又不可将民族服装随意篡改。在此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对于传统服饰以及生活的原生服饰,如何在新时代的立场下不断的焕发出新的活力以及满足艺术的高层次需求。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将舞台服装与舞蹈剧目完美契合,这是舞台服装设计与舞蹈剧目需面对的命题。

参考文献:

[1]薛军峰.浅谈舞蹈服装与角色塑造之间的关系——以编导陈伟科作品《曼珠沙华》《守灯人》《墨兰谣》为例[J].艺术评鉴,2017(18):67-68.

[2]王灿,张二明.舞蹈服饰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24).

[3]张韬,张颖.舞蹈服饰中的色彩搭配运用方法解析[J].美与时代(中),2012(12).

[4]李建萍.浅谈舞蹈与舞蹈服饰的关系[J].北方作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