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
这一章是基础,可能出大题目的地方一定要记牢,对类型和特点两大主题都要系统掌握。
第一节中国文化的伦理类型
1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定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
2 、中国文化形成的三条件是:半封闭的大陆性地域、农业经济格局和宗法与专制的社会组织结构。在这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的生存系统和与之相应的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
3 、德性文化,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德,以德摄智的文化。智性文化是相对于德性文化而言的,即重智的文化,是建立在西方宗教和哲学基础上的文化。
4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色表现在:把人伦的观念,贯彻到天地万物之中。
5 、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的完善及其影响的长期存在。宗法制度下的血亲意识有的转化为法律条文,主要是形成宗法式的伦理道德,长久地左右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规范。
6 、伦理道德学说是中华学术的首要重心。
7 、中国伦理型文化的积极作用表现在,强调道德面前人人平等,鼓励人人都加强道德修养;
对包括君主在内的统治者也可以形成道德制约和严格要求;此外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鼓励人们自觉地维护正义,忠于国家民族,保持高风亮节。消极作用是:它将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人身压迫、精神虐杀的理论之源。(注意:三个积极,一个消极,三个积极是鼓励修养道德制约维护正义)
8 、孟子主张“人皆可以尧舜”,王阳明说“满街都是圣人”,都是肯定凡夫俗子可以通过首先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特点
1 、中国文化的总的特征是伦理型,此外还有:一是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二是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三是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文化;四是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五是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六是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七是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文化领域。(简记:二力 心态 政治 脱神 宗法 经学 学术)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中间商购买决策
02-02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重点(六)
10-252022年浙江自考外文史串讲资料(问答题)
08-112023年4月浙江自考新闻学概论复习笔记:新闻事业的本质
12-0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笔记:古代儿童教材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七
1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笔记:康有为的学前儿童公育思想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
02-0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三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