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
1、分类:想象力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思维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来,想象是一种通过加工和 改造记忆中的表象来创造新的思维表象的过程。想象活动包含着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两种形态。其初级形式是简单联想,它又 可以划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想象的高级形式则包含了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形式。作用: 在审美经验中,想象是一个核心因素。
(1)接近联想:是指由于两件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有关经验中经常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因而很自然地会13 从其中的一个联想到另一个。所谓”睹物思人“、”爱屋及乌“等说的正是这种现象。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经常会自觉地运用这 种心理规律,来创造出奇妙的艺术形象。国画大师齐白石经常只在纸上画几只虾,却能够让我们感到满纸皆水,就是因为虾的 游动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波动的水面;京剧艺术家的手在胸前拂动也能让我们明白他是在抚摸胡须。反过来,读者也必须具有 这种联想能力,才能够领会艺术家的匠心。
(2)类似联想:是由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而引起的。人们常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本质上都建立在类似 联想的基础上。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比、兴等表现方法也与此相关。苏轼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便是 以此为基础。国画大师齐白石在纸上画几只虾,却能够让我们感到满纸皆水,是因为虾的游动自然会让我们联想到波动的水面。
(3)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这种联想主要建立 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上,其功能不在于强化对于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于强化对这两种事物所具有的 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就是因为作者通过强烈 的对比,使我们对于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生活状态的巨大反差有了深刻的直观感受。
(4)再造性想象:是指主体根据自己或他人原有的知觉表象进行加工和综合,从而在自己的头脑中重新形成关于事物形象 的心理功能。
(5)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不是为了再现事物,而是要通过主体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新的表现。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复习笔记: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2-102023年4月浙江自考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中间商购买决策
02-022022年浙江自考外文史串讲资料(问答题)
08-112022年浙江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重点(六)
10-252023年4月浙江自考学前教育史复习笔记:古代儿童教材
12-312023年4月浙江自考英美文学选读复习资料:名词解释七
12-272023年4月浙江自考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复习资料:汇编语言的基本概念
02-032023年4月浙江自考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复习资料三
11-26自考辅导资料:2019年10月《美学》知识点-美育的内涵
09-202023年4月浙江自考高级英语课文串讲笔记十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