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心得体会 >

考生必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高频考点

2019-03-12 15:28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1.社会进步的含义、内在根据和实现途径:

  社会进步是指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合乎规律和前进运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社会进步的过程。

  含义:

  社会进步既包括物质文明和进步和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进步和发展社会文明是社会进步和表现。

  内在根据:

  ①社会进步和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这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把人类历史以一个社会形态推进到另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

  ②社会进步还在于社会发展是自我否定和不断扬弃的过程,是辨证的否定,所以后一个社会形态,在整体上高于和优于前一个社会形态,使社会发展到新的高度。

  ③社会进步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④社会进步是客观的、必然的、其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不是一帆风顺的,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是曲折前进的。 (这是社会进步的实现途径 )

  2.人的价值的显著特点和人的价值的含义以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特点:每个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既是价值的客体,又是价值的主体,是一者的统一,这是在价值关系上,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

  含义: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 表现为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精神的需要, 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 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所做奉献的多少。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他们对个人, 做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 包括个人应获得的尊严和社会提供的保证个人尊严的物质精神条件。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 (或二者的相互作用或二者的矛盾运动或上层建筑的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

  ②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服务,其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阻碍社会进步。

  ③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再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

  4.资产阶级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的观点:

  ①它们认为理性、自由、享乐是人的本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天赋的、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

  ②其主要缺陷是:

  第一,他们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第二,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第三,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不变的,

  第四,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所以不能正确揭示人的本质 ;

  ③其进步性是:

  第一,在人的神的关系上,突出人的地位,反对神的至高无尚的权威,

  第二,反对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对人的统治,

  第三,反对了封建禁欲主义,对人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5.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的五个基本特征:

  ①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②在金融资本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③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④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⑤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6.资产阶级关于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的观点

  ①他们认为理性、自由、享乐是人的本性,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天赋的、自由平等,追求幸福。

  ②其主要缺陷是:

  第一,他们认为人的本性不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而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

  第二,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具体的,而是抽象的

  第三,他们认为人性不是变化的,而是永恒不变的

  第四,他们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所以不能正确揭示人的本质

  ③其进步性是:

  第一,在人的神的关系上,突出人的地位,反对神的至高尚的权威

  第二,反对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对人的统治

  第三,反对了封建禁欲主义,对人的思想解放起着很大作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7.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

  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及其意义 (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生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适合生产力性质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③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础上的基本适合,推动生产发展和新旧社会制度的更替。

  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三项内容构成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

  9.交往概含的含义: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10.交往的形式:

  交往形式是指交往的内容和方式, 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是最基本的交往形式交往的类型是指在不同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中,具有不同性质的交往。

  11.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①它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它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③它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④它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12.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

  ①在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②在经济上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利用和吸收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加速经济发展。

  ③在政治上实于对外开放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有利于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建设的顺利进行 .

  13.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的属性,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①从无生命物质、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②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③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14.主观唯心主义:它们是把人的主观精神、主观意志夸大为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把客观世界看成是主观意识的产物,导致唯我论。

  15.客观唯心主义:他们认为客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第一性的,是先于人类, 先于事物的,客观精神产生了万事万物。

  A现代西方哲学包括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 ;B其实质都是唯心主义; C我们对它的态度都是批判的加以吸收。

  16.交往概含的含义: 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①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属于交往范畴 ;

  ②它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

  ③人是交往的主体,交往是关系是互动的。

  17.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意识或精神与物质的联系。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这是由哲学的性质特点和它在哲学中的地位决定的。

  (三)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