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1年浙江自考《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第二章 公文写作(1)

2021-06-18 14:18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1. 公文写作指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2. 公文写作的过程

(1) 起草初稿,指构思基本完成后动笔行文,写出公文初稿的具体过程。

(2) 讨论修改,指对初稿作进一步加工直到形成送审稿的过程。

(3) 形成送审稿,它是公文写作过程完成的标志。

3. 公文质量直接关系到机关的工作效率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问题,关系到公文本身发挥效用的问题。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

(1) 思想内容方面,应该政策性强、针对性强和科学性强。

(2) 文字表达方面,应该结构严谨、语言精当和行文规范。

4. 毛泽东同志在他为党内起草的《关于建立报告制度》一文中强调指出,党的领导干部在向中央写报告时必须“自己动手,不要秘书代劳。”

5. 公文写作的特点

(1) 被动写作,遵命性强;公文写作是代表机关组织领导说话的,领导的意图就是公文写作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遵命性,不能随心所欲,独出心裁,自搞一套。

(2) 对象明确, 针对性强;公文写作有鲜明的针对性,其受文对象,即写给谁看的问题是十分具体明确的。如果在一份请示中没有明确的受文对

象,所请求的事项就不可能得到批复,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也就失去了请示的意义。

(3) 集思广益, 群体性强;公文写作往往受撰写者个人眼界、水平与能力的制约,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就写作过程而言,要求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

(4) 决策之作, 政策性强;公文的内容既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又要提出便于基层执行的政策。下级机关和基层单位必须根据公文的原则和意图,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执行。

(5) 急迫之作, 时限性强;公文是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写作的,往往是对重大事故做出决策,对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处理意见。

(6) 讲究格式,规范性强;公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相袭沿用,久而久之,渐成各自比较规范的固定格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在此基础上对公文格式的规范化、标准化做了具体规定;各个机关制发公文都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不能另搞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