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1年浙江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精讲(5)

2020-12-19 15:13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四、论述题

1、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说的是这一理论在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还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是与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

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在坚持和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方面,邓小平作出的一个历史性贡献,就是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还表现在这一理论的基本内容无不源于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又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没有从本本出发、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创新,用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总之,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坚持、发展和创新。


2、试述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衰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起的内在关系。

答:苏联模式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年代,在被资本主义包围的经济落后的资源大国,为了尽快地增加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而选择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这种模式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它有效地对付了战争与战争威胁,借助这种模式苏联为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由于这种模式以高速的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苏联的经济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高速增长,使苏联由原来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变成国民生产总值在欧洲占第一位,世界占第二位的强国。但是,随着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与对付战争和威胁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和体制的积极作用开始弱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粗放发展的潜力逐步耗尽。新技术革命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全球化,从而进一步暴露了这个模式封闭半封闭的弊端和这种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缓慢的弊端,致使苏东国家从60年代开始,经济增长率不断下降。到80年代未90年代初终于发生苏东剧变,从而宣告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是苏共领导人的错误路线造成的政治混乱,外部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根本原因是苏东各国没有及时地、成功地对苏联模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是在苏联模式衰败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特别是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试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与邓小平理论诞生的关系。

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是一个东方大国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伟大的实践需要有伟大的理论,丰富生动的实践又为创造性的理论概括提供了取之不竭的源泉。邓小平理论就是在这样伟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到十二大,在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从十二大到十三大,在全国改革初步展开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和形成轮廓。

从十三大到十四大,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受国内外复杂艰难情况的考验并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中,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

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实践。


4、为什么说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即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5、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中心问题,第一次系统地科学地回答了在中国这种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87年中共十二大从12个方面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观点,1992年的十四大从9个方面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新的概括,形成了一个科学体系。

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邓小平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依靠力量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

山东地区的考生,可到下列网址了解报名信息:
济南自考青岛自考淄博自考潍坊
自考济宁自考威海自考枣庄自考聊城自考临沂自考泰安自考烟台自考日照自考东营自考滨州自考德州自考莱芜自考菏泽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