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自考复习资料 >

2021年浙江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精讲(19)

2020-12-24 11:36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1、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因为: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是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需要,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2、为什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答:四项基本原则,是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他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因为:

第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什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谁来领导和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等一系列最根本最重大的原则问题,决定着国家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关系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和根本保证。它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作用主要表现在:(1)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3)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第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条根本经验。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在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有丝毫动摇。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就会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重演旧中国那种四分五裂、备受凌辱的历史。


3、怎样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的相互关系?

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答:改革所以是一场新的革命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目的和功能上看,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虽然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但是作为它的实现形式的是具体体制,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严重阻碍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必须对它进行根朱性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第二,从广度工看,改革是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改革旧的经济体制,用适应现阶段生产力要求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改革的最基本内容。但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必然要受到旧的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制约和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进行其他体制的配套改革,制别是政治体制改革。因此,我们目前所进行的改革是全局性、整体性的,表明它的革命性质。

第三,从深度上看,改革不是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它的根本变革。原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生产力的严重不适应,已经不是个别“环节”、“方面”的问题,而是全局性、整体性的, 因此对它进行细枝末节的修补已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根本性改变,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它。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讲,这种取代是一种量的变化,没有发生根本质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从具体体制的角度来讲,这种取代是一种质变,是一种革命性变革,实质工是一场革命。当然,这种革命不是传统意义工的革命,不是改革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进行革命性变革。


5、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改革所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矛盾,而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因而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如果把改革看作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那是完全错误的。


6、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和第二次革命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次革命的关系是: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第一次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革。第二次革命是指改革 (开放也是改革)。第一次革命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第二次革命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丝毫不低于“第一次革命”。因此,把改革称之为革命并将其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相提并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但由于两次革命是两种不同意义上的革命,它们之间又有着质的区别。

首先,对象不同。第一次革命是对旧的社会制度的革命,是革“三大敌人”的命,消灭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剥削制度。第二次革命是对旧的体制的革命,是革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适应或严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体制的命,是改革旧的社会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的体制,因而它不是社会制度的革命。

其次,性质不同。第一次革命是要解决中国人民与封建主义、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它们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一种对抗性矛盾。第二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作为基本制度的实现形式的具体体制却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它们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矛盾。从性质上讲,第一次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第二次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再次,方法不同。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解决,这是马克思主义必须严格遵循的一条原则。 第一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必须采取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斗争方法。第二次革命所要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具体体制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因而它不需要采用群众性大规模阶级斗争的形式,而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自觉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