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地区
全国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陕西 甘肃 青海 内蒙古 广西 宁夏 新疆 西藏
您所在的位置 桃李自考网 > 考试大纲 >

2021年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第三章(五)

2020-12-18 11:18 来源:桃李自考网 成人自考

浙江省2021年4月自考考试时间是4月10日-11日浙江自考网为浙江自考生提供浙江自考考试大纲,帮助大家能够合理的进行考试复习。

浙江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五 )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一一邓小平

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多方面,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和矛盾,都可以构成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这誓动力不是彼此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紧密联孕、互相制约的,构成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体系。这里主要从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的和改革、文化几个方面论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一)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基本矛盾,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决定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性质和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时,上层建筑也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当生产关系由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变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之间便发生尖锐的矛盾;当生产力冲破旧生产关系的束缚,确立了新生产关系的时候,旧上层建筑的各个部分也或快或慢地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形成在新的条件下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的时候,革命阶级就会首先制造革命舆论,组织革命队伍,发动社会革命,消灭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从而使新的生产关系得以确立或建立起来,使新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这就解救生产力,解决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问的矛盾的解决,制约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解决。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这两对矛盾制约和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决定着整个社会的面貌,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和客观趋势,决定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所以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一点,可以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看得1一分清楚。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但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制约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及其解决方式。革命和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是革命和改革的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决定着革命和改革的性质,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状况决定着革命和改革的具体状况。科学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物质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基础,一旦有物质生产上的技术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发展。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但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在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实现的。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实质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没有剩余产品,人们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因此,这时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也就没有阶级划分。、到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劳动力有了价值,为阶级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分工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使阶级产生的可能变为现实。

恩格斯说:“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①这里所说的分工,指的是旧式分工或自发分工,即具有固定专业划分的分工。为什么说分工的规律是阶级划分的基础呢?首先,有分工就必然有产品交换,而有了产品交换,就会加剧财产的积聚和集中,使财富日益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从而促进私有制的形成和发展。有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就把社会成员一分为二,即分为占有生产资料的剥削阶级和不占有生产资料的被剥削阶级。其次,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与对立。由于这种分工,出现了只消费不生产、只享受不劳动的人。这些脱离生产劳动的人,专门从事生产的管理以及政务、司法等活动,成为剥削阶级的组成部分。阶级是生产力有了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必然消灭。在阶级完全消灭以后,国家也必将消亡。

历史上最初产生的两个阶级是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出现和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形成,使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是历史发展中的进步。奴隶主残酷地剥削压迫奴隶,当然应该从道义上加以谴责,但不能因此而否定这个历史进步。首先,奴隶制保存了丈量的劳动力,把奴隶用于生产劳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奴隶制甚至对受剥削受压迫的奴隶本身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作为奴隶来源的战俘,以前是被杀掉,有时甚至被吃掉,现在至少能保全生命了。再次,社会有了阶级划分以后,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固定下来并不断强化和发展,有一部分人专门从事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了古代科学文化的繁荣。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某些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某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曾经对社会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但是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都不能揭示阶级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揭示了阶级的本质。马克思曾说,他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有如下几点:“(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①列宁给阶级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他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大的集团,这些集团在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产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同生产资料的关系(这些关系大部分是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了的)不同,在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取得自己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寡也不同。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列宁这个定义,全面说明了阶级的本质。简单地说,阶级就是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个社会集团,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上述的阶级定义表明,阶级首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一些经济集团,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不能用政治标准和思想标准划分阶级。同时阶级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且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级的产生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引起的,但阶级一旦产生出来,就会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派生出各个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所以阶级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集团,而且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社会组织。一个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意识形态这几个方面总和起来构成这个阶级的全部特征,阶级是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体。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列宁指出:“什么是阶级斗争?这就是一部分人反对另一部分人的斗争,就是广大无权者、被压迫者和劳动者反对特权者、压迫者和寄生虫的斗争,雇佣工人或无产者反对私有主和资产阶级的斗争。”②这就是说,阶级斗争是指各对抗阶级之间的斗争,其中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农民、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也包括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和腐朽没落的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如奴隶社会末期和封建社会初期新兴封建主阶级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对没落封建主阶级的斗争。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两个被剥削的劳动阶级(如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也有差别、有矛盾,但它们之间矛盾的解决,一般不取阶级斗争的形态。

物质利益的对立是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里,剥削阶级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占有被剥削阶级的剩余劳动,使他们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哪里有剥削、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有斗争。被剥削阶级只有进行斗争,才能改善自己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求得自身的解放。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于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都是直接或问接为了某种物质利益而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上面讲过,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些规律不能自发地实现,只有通过人的活动,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动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直至爆发以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革命,而政治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

其次,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还表现在同一个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群众,无偿地占有他们的剩余劳动,有时甚至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劳动群众无法生活下去,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被剥削阶级只有起来进行反抗,才能迫使剥削阶级做些让步、减轻一点剥削程度,以保证社会再生产正常进行,从而推动社会在各种不同程度上向前发展。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既不要否以阶级矛盾,掩盖阶级斗争;又要防止夸大阶级矛盾,搞阶级斗争扩大化。特别要注意防止以阶级斗争的名义,整干部、整群众。我们一定要接受这方面的沉痛教训。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社会革命是社会制度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社会改革是同一社会制度(社会形态)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革命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斗争。社会革命不是一般的经济斗争,也不是单纯的思想斗争,而且不是一般的政治斗争,而是指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正如列宁所说:“无论从革命这一概念的严格科学意义来讲,或是从实际政治意义来讲,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手里转到另一个阶级手里,都是革命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根据列宁这段话可以看出,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和社会集团之间的政权更替(如中国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反动阶级对革命政权的篡夺(复辟),都不能算社会革命。只有进步的革命的阶级反对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才是社会革命。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指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④这就是说,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就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生产力的发展就要求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消灭过时的旧生产关系,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生产关系,以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但旧的上层建筑,特别是国家政权,总是要维护旧的生产关系。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就必须首先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即改变旧的¨}二层建筑,最主要的是消灭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所以说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有多种类型。主要有: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革命;在奴隶社会,奴隶反对奴隶主阶级的革命;在封建社会,农民反对地主阶级的革命;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等等。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这是由国家的本质决定的。国家是统治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工具。反动统治阶级不会自动让出政权、放弃自己的统治。当被统治阶级进行反抗的时候,反动统治阶级总是用暴力加以镇压。这就迫使被统治阶级不得不进行暴力革命,用革命的暴力反对反革命的暴力。我们说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并不意味着否定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有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如果能够用和平的手段过渡到新社会,那对人民群众是有好处的。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以及阶级矛盾的相对缓和等情况,革命和平发展的可能性在增长。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①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首先,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当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发生尖锐冲突的时候,只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推翻或摧毁旧的国家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确立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用较高的社会形态代替较低的社会形态,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扫清道路。

其次,人民群众在革命时期能发挥出创造历史的巨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革命是被剥削者和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人民群众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革命时期那样以新社会秩序的积极创造者的身份出现。列宁曾经指出:“人民的、特别是无产阶级的以及农民的组织者的创造性,在革命旋风时期比在所谓安定宁静的(牛车似的)历史进步时期强烈、丰富、有效千百万倍。”

再次,革命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受到锻炼和改造,成为建设新社会的基础。革命不仅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而且要建设一个新世界。革命阶级只有在革命实践中,才能学会建设新社会的本领。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一切陈旧肮脏的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二)社会改革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的实质和作用

社会改革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下,为了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使该社会制度得到持续存在与发展或自我完善,而对社会体制进行的改善与革新。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都是为了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运动形式。同时,二者之间又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社会革命是人类社会的根本质变,是用新的进步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落后的社会制度;社会改革则是同一社会制度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不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其次,社会革命是由被统治阶级发动的,目的是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建立新的革命阶级的政权;社会改革则是由统治阶级或统治阶级内部的某种社会势力、社会集团发动的,目的是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社会革命一般是由下层群众首先发动的,社会改革则是自上而下展开的。

再次,从历史上看,社会革命往往要通过暴力革命的形式;社会改革虽然也要付出代价,甚至流血牺牲,但一般不需要采取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和暴力冲突的形式。

社会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或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一种新社会制度建立的初期,总是存在着大量的旧社会制度的残余。这时的社会改革,在改善新社会的社会体制的过程中,还包含着消灭旧制度残余的任务。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都具有这种作用。在一个社会制度的中后期所进行的改革,虽然为的是使这种社会制度持续存在,但由于对生产关系和_卜层建筑作了某些局部调整,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社会改革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怍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在一定社会制度的后期,向新社会制度过渡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同时还出现了新社会制度的萌芽或因素。这时的社会改革,虽然以维护旧社会制度为主旨,但往往又包含着承认甚至促进新社会制度的因素发展的内容。

第三,在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既是对改革及其发展要求的反映,又为改革开拓道路,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改革具有在一定程度上破除旧思想、旧观念、旧风俗、旧习惯,树立新思想、新观念、新风俗、新习惯,提高精神文明水平的作用。

总之,社会改革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通过对一定社会制度下的不合理的社会体制的改善与革新,巩固、完善一定的社会制度或使其持续存在,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某种程度的发展。

2、社会改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社会改革的普遍性是指社会改革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而且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中。在世界古代史上,公元前8世纪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尔三世以铁的出现和生产为基础对军事建制、组织体制和武器装备等方面的改革;公元前6世纪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适应帝国扩张和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需要,对政治机构、军事组织和税收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最高统治者伯里克利以当时的经济发展为背景,对雅典的民主政体制、移民以及平民就业制度等力面所作的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近代和现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在不断进行经济、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在中国古代史上,战国时代秦国的商鞅变法,导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主义国家的建立;汉朝初年的改革带来封建社会前期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强盛时期;唐朝前期的改革带来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使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达到了极盛时期。、后来,宋朝王安石的改革,以及元、明、清时期的各次改革,都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定的推动作用。

社会改革的特殊性,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改革具有自己的特点,特别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与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较,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是被动的、自发的,统治阶级往往是在被统治阶级强烈反抗的条件下,不得已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某些调整的。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虽然也能满足群众的某些利益和要求,但从根本上说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而进行的,因而不能广泛地唤起民众,缺乏深厚的群众基础。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改革,只能暂时缓和一下社会的矛盾,但不能在旧社会制度本身的范围内最后解决它的固有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根据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进步。所以邓小平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我国的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就是说,改革并不是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不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不是否认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而是革除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部分和环节。改革的目的是兴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领导核心。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我国的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新质不断积累、旧质不断消亡的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调整。改革只能有秩序地渐进地进行,不能急于求成。因此,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国的改革必须正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两个方面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社会主义如果不改革开放,必然窒息自身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如果不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必将导致资本主义,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

四、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①本书主要讲狭义的文化。

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的历史积淀及其所体现的精神特质,渗入人和社会的物质与心理层面,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处事态度以及社会的风俗习惯融为一体,可以说,文化是人生下来就耳濡目染其间的精神家园。文化渗透在人类社会的一切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由片面向全面发展。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从本质上说,文化是人和社会的具体存在方式,它具有以下三个根本特性:

第一,文化的创造性。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东西,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内含着人是文化的主体、人是文化的目的的思想。一切文化都是属于人的,“自然”的东西不属于文化范畴。文化使人工产品与自然物品区别开来。“文物”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物”,就在于它不仅包含着“自然物”的物质内容,而且还包含着人的创造活动的内容,包含着由社会历史所形成的人的智力、能力、趣味、取向等各种特殊的人化形式,即人的创造活动所赋予的形式。可以说,文化本身就意味着人的创造。

第二,文化的自由性。文化具有人化的形式,但只有当这种人化形式对它的创造者以及可能范围内的一切人都有意义的时候,才具有文化的含义。这个意义从最高层次来说就是人的自由。因此可以说,自由是文化的最高理性的体现。文化的进步和发展标志着人的主体力量的增强、人的活动的自由度的提高。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第三,文化的兼容性。文化的兼容性是以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开放性为前提的。任何文化都是历史的、具体的。由于地域、民族、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从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上来看,主要的大文化系统有中国(东亚)文化、印度(南亚)文化、西方文化、阿拉伯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俄罗斯文化、非洲文化等。从历时性角度说,有原始社会的文化、奴隶社会的文化、封建社会的文化、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等。文化的开放性促使不同文化因素相互渗透、相互兼容、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因此,文化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文化的多样性是以统一性为基础的,而文化的统一性又是以多样性为前提的。文化的多样性表现了文化的个性和特性,不同的文化会有矛盾、冲突、摩擦;文化的统一性表明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补、融合与共存性。文化的个性和共性是辩证统一的,文化的共性存在于文化的个性之中,文化的个性中包含着文化的共性。

(二)文化的社会功能

当我们思考社会历史的文明进程时,不禁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人与人之间是通过什么联结成社会的?一代又一代的人是通过什么联系成历史的?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域性的历史又是通过什么转变成世界历史的?这些问题,既要从经济、政治等方面加以说明,又需要从文化的功能中寻找答案。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具有信息功能。文化以信息为中介建立起人们之问联系的纽带,文化本身就凝结着历史的联系。正是人能够进行文化创造,使人创造的成果信息化,并依附于文化产品的载体之中。所以当人的本质对象化于文化产品的客体中时,人们之间的联系就既可以超出个体活动的空间限制,又可以超出个体生命的时间限制,从而形成社会有机体的“遗传密码”,建立起广泛而深远的、相隔无数代的社会历史联系,使不同地区和民族的社会状况呈现出共同性或统一性,并且又使社会历史发展呈现出连续性。

第二,文化具有教化、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文化的教化和培育功能主要是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社会的生产发展和文化发展造就了每一代人,使每一代人继承着历史上的一切成果。每一代人在继承历史成果的基础上,又以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文化的产物。

第三,文化具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为中介,形成不同的活动模式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文化特别是它的活动模式的每一次重大更新和优化,都在改变着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手段,同时又带来新的更高级需要,这种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又促使人们创造新的满足需要的手段。人类社会就是在需要与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更新巾获得发展的。

第四,文化具有认识功能。人不仅是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而只是创造和使用符号的动物。借助于符号,文化能够广泛地传播,能够历史地积淀。于是文化就必然具有一定的认识功能:其一,文化扩大了人的认识主体性,促使认识在文化“遗传”的基础上发展。其二,文化又提供了人的认识背景。这种背景是以文化的历史积淀作为各民族代代相传的既得的思维传统。它以一种潜在的惯性力量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形成特定的认识背景以及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系统。其三。文化又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认识总是反映一定民族心态结构的认识,而民族的自我认识又总是文化交往的产物,只有在与其他各种文化形态的交往和比较中,才能深刻地唤醒民族的自我意识。

(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就是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先进文化建设的任务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它具有坚持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功能。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次,它具有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在思想道德领域,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再次,它具有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功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担负着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的重任,发挥着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作用,发挥着弘扬科学精神和普及科学知识的作用,发挥着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的作用。